單體設計要點平面設計宜整體方正,避免凹凸。對于裝配式建筑而言,由于戶型平面過多的凹凸,會形成長短不一的剪力墻及轉角,而轉角部位往往需要現(xiàn)澆,降低構件的標準化和現(xiàn)場安裝的效率。宜采用標準化模塊,可通過統(tǒng)一臥室、廚衛(wèi)開間尺寸、門窗洞口尺寸及對核心筒、陽臺進行標準化設計等來實現(xiàn)。取消主次臥室間的梁,樓板加厚,適合疊合樓板應用,也滿足空間靈活性。方正的平面設計,標準化的模塊,同樣適合鋁模工法。3.細部設計要點(1)裝配式建筑平面單個構件(凸窗、陽臺、預制墻板等)尺度、重量不宜過大。工地常用塔吊吊重約5t,若單個構件>5t,可能會增加塔吊租賃費用和吊裝難度。若單個構件長度>6m,生產(chǎn)、運輸、吊裝難度會增大,同時很難保證運輸安全。預制的轉角凸窗設計生產(chǎn)復雜、容易損壞,且轉角部位連接薄弱,運輸、安裝時需加固,增加加固成本。另外預制轉角凸窗吊裝時重心難以把握,吊裝難度大。(2)鋁模加全現(xiàn)澆混凝土外墻有些凸窗由于立面造型的原因在上下飄板之間砌墻,如使用全現(xiàn)澆混凝土,鋁模板在混凝土澆筑后沒法拆除。建議此處不砌墻,或不改為混凝土墻。為了簡化鋁模施工,短小的墻垛應改為混凝土。對于<600mm的墻垛、<300mm的門垛、距結構梁底高差<180mm的門窗過梁,盡量與主體結構一起整體澆筑。內外墻不抹灰時,為確保外墻門窗的防水,結構洞口四周應預留企口。在陽臺、外窗的檐口均需要設置滴水線,一次澆筑成型。4.立面設計要點(1)裝配式建筑由于立面線條多會增加模具成本,且構件脫模比較困難。立面設計應盡量簡潔,盡量避免弧形陽臺造型,立面標準段盡量不變化。高層住宅首層、頂層等非標準段復制率低,宜現(xiàn)澆?,F(xiàn)澆部分可結合立面風格做造型變化。如果立面的線條寬度<100mm、深度>50mm,預制構件拆模及運輸?shù)倪^程中容易破壞。相比陽臺上的線條,在墻體上設計線條生產(chǎn)難度更大,若一定要設計墻體線條,可采用二次外貼的做法,但容易脫落。相比之下,凹線條基本不需增加模具量,可根據(jù)立面造型要求使用。底層的線條應盡量避免與預制樓層過多相交,必要的相交可考慮采用GRC或其他輕質裝飾材料替代。預制墻板與現(xiàn)澆墻體直接交接時,完成面可達到無縫效果。當預制墻板間交接時無設現(xiàn)澆帶,一般會出現(xiàn)外露的縫。立面方案需結合預制構件縫隙考慮,讓拼接縫成為立面的元素,縫寬一般為20mm。關于外墻裝飾材料,如果采用面磚、石材等,應在工廠中與預制外墻一體化生產(chǎn),此時應有精細化的排磚圖,并與層高協(xié)調。出于成本及質量效果考慮,宜優(yōu)先采用涂料外墻。(2)鋁模加混凝土外墻相對裝配式建筑來說,要求簡單一點。同樣要求立面宜簡潔,盡可能簡化及減少外墻裝飾線條,如有線條建議尺寸>150mm,適應模板要求,拆模時亦不宜損壞。建筑層高盡可能≤3.8m,否則鋁模的支撐比較麻煩。當外墻面層為涂料時可免抹灰,從而減少成本。但對于外墻面層為外墻磚的南方項目,因混凝土墻體比較光滑,不宜直接貼磚,施工單位需要增加相應措施以滿足貼外墻磚的安全要求,比如增加水化拉毛工序。